穿井得一人原文及翻譯(穿井得一人杞人憂天原文及翻譯)
- 编辑:5moban.com - 18很多朋友想了解關於穿井得一人的一些資料信息,下麵是(揚升資訊www.balincan8.com)小編整理的與穿井得一人相關的內容分享給大家,一起來看看吧。
穿井得一人實詞虛詞翻譯
1、重點實詞及其翻譯:
(1)穿井得一人——穿:挖掘,開鑿。
(2)溉汲——溉汲:打水澆田,汲:從井裏取水。
(3)及其家穿井——及:待,等到。
(4)國人道之——國人:指居住在國都中的人,道:講述。
(5)聞之於宋君——聞:這裏是“使知道”的意思。。
(6)問之於丁氏——於:向。
(7)得一人之使——使:使用,指勞力。。
(8)丁氏對曰——對:應答,回答。
(9)求聞之若此——若此:像這樣,如此。
(10)不若無聞也——不若:不如,比不上。
2、重點虛詞及其翻譯:
①宋之丁氏——之,助詞,的。
②有聞而傳之者——之,代詞,這話。
③國人道之——之,代詞,指“穿井得一人”這件事。
④聞之於宋君——之,代詞,這件事。
⑤得一人之使——之,助詞,的。
⑥求聞之若此——之,定語後置的標誌,語序應為“若此之求聞”。
①家無井而出溉汲——而,表示承接,不譯。
②有聞而傳之者——而,表示遞進,就。
①及其家穿井——其,代詞,他的。
②其人曰——其,代詞,那。
③奈何憂其壞——其,代詞,它。
①宋君令人問之於丁氏——於,介詞,向。
②非得一人於井中也——於,介詞,在。
3、《穿井得一人》全文及翻譯:
(1)宋之丁氏,家無井而出溉汲,常一人居外。
宋國的一戶丁姓人家,家裏沒有水井,需要出門到遠處去打水澆田,派家裏的一個人去打水,常常有一個人停留在外麵。
(2)及其家穿井,告人曰:“吾穿井得一人。”
等到他家打了水井的時候,丁氏告訴別人說:“我家打水井得到了一個人。”
(3)有聞而傳之者:“丁氏穿井得一人。”
聽了的人就去傳播:“丁氏挖井挖到了一個人。”
(4)國人道之,聞之於宋君。
國都的人都在談論這件事,使宋國的國君知道這件事。
(5)宋君令人問之於丁氏。
宋國國君派人向丁氏問明情況。
(6)丁氏對曰:“得一人之使,非得一人於井中也。”
丁氏答道:“節省一個空閑的人的勞力,並非在井內挖到了一個活人。”
(7)求聞之若此,不若無聞也。
聽到這樣的傳聞,還不如不聽。
《穿井得一人》選自戰國末秦相呂不韋組織門客所撰的一部先秦雜家代表著作《呂氏春秋》書卷二十二《慎行論ⷥ。
文章啟示:
凡事都要調查研究,仔細辨別,才能弄清真相。耳聽為虛,眼見為實。
謠言往往失實,隻有細心觀察,研究,以理去衡量,才能獲得真正的答案。切不可輕信流言,盲目隨從,人雲亦雲,否則就會鬧出以訛傳訛,三人成虎的笑話,使事情的真相被傳得麵目全非。
參考資料來源:百度百科-穿井得一人支持一下感覺挺不錯的詞語解釋:
崩墜:崩塌陷落。亡w㺯᯼沒有寄:依靠,依附。
曉:告知,開導因:(於是)積氣:積累的氣體若:你。
行止:行動奈何:為什麽隻使:縱使,即使
中傷:擊傷積塊:積聚的土塊四虛:四方
躇步跐蹈:這四個字都是踩,踏的意思。
舍然:消除疑慮的樣子舍:同“釋” 解除,消除然:……的樣子。
《穿井得人》有聞而傳之諸曰:“丁氏傳井得一人”,是什麽意思?
本段選自《呂氏春秋ⷦ 行論ⷥ,應為:有聞而傳之諸曰:“丁氏穿井得一人”,非“傳井”。
從字麵解釋為:有人聽說了這件事,傳揚開來,最後演變成這樣的說法:有個姓丁的挖井,在井中挖到了一個人。(1)等到……的時候;比得上;向;代詞,代丁氏穿井得人這件事
(2)都城的人都談論這件事,一直傳到宋國國君那裏。 得到一個人的勞力,並不是從井中挖出一個人來呀。 (意思對即可)
(3)這則寓言提醒人們:聽到什麽傳聞之後,要動腦筋想一想是否合乎情理,不要人雲亦雲,聽到風就是雨,以致以訛傳訛。這是一個典故,主要意思是要告誡人們 不要輕信流言蜚語,不要傳播未經自己考察的話,切忌道聽途說。耳聽為虛,眼見為實 。
具體是這樣的,孔子給魯哀公講了一個故事。 宋國有一家姓丁的,家中沒有井,所以經常要派一個人到外麵打水。等到他家打了一口井,於是對別人說:“我家打井節省了一個人的勞動力。”有聽說並傳開這件事的人說:“丁家的人打了一口井,發現了一個人。”宋國的人都談論這件事,有人向宋國國君報告。宋國國君派遣人向丁家詢問這件事。姓丁的人回答說:“我們是說挖井之後多出一個人的勞力可供使用,而不是在井中發現一個人。”早知道是這個結果,還不如不問。
本文到此結束,希望對大家有所幫助呢。